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玉器就有一种执着,玉在古代是有吉祥的寓意的,而且我们也知道佩戴玉器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好处的,而在良渚文化中,玉琮又是比较有名的。
玉琮
玉琮,后世又称“辋头”。玉琮的形状为方柱体、当中上下相同的圆筒子,有单节的也有双节的。玉琮的表面,有素面的,也有纹饰的,素面的称“素琮”,有纹饰的其纹饰机构大部分相同,有动物面纹饰,也有鸟纹饰的。其用途,一向以为就是“以黄琮礼地”的礼器。但自从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甘肃齐家文化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中大量出现(其中以良渚文化玉琮的出土与传世数量最多)后,这种战国秦汉间经师们的附会就不足为凭了,有的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其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考证。玉琮在商周还常见,在战国两汉以后,就很少见了。其用途也被纳入儒家的礼仪系统中,成为礼器或葬器。
玉琮
经考证,玉琮距今4000至5000年,玉琮的寓意象征和用途,众说纷纭,自古以来多有争议,一般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
玉琮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玉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仪玉器。
说法二
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巫师也常用劣质的玉琮、石琮,或被烧过的玉琮,来镇墓压邪、敛尸防腐、避凶驱鬼。
说法三
玉琮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玉琮于墓葬中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常于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现象。
种种现象说明琮式与原始宗教及祭祀礼仪密切相关,它的主人必属部族酋长,大祭司巫师之上层人物, 从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显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显示生前的一切,用于随葬恰好说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财富与权势的程度,也代表良渚文化时期的一种葬制。
历史上著名的乾隆皇帝一生“奢玉成癖”,他不仅酷爱玉器,时时把玩鉴赏,更是亲自对古代玉器进行考证和研究。但这位一生治玉无数、藏玉众多的“玉痴皇帝”,就曾将高古玉琮认作古代车轴,并且作诗镌刻于玉琮之上以资留念,最终又心潮澎湃之下将玉琮改制成香薰。
被乾隆误认为车轴后来又改成香薰的玉琮
而现代对于玉琮寓意象征和用途的代表性说法主要有三:祭地、象征皇后之权、代表女祖先。
一、祭地
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和对天地的认知,远不如现在这样深刻,以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祭天地四方之器都要“必象其形”,玉璧是圆的,便用它来代表天,地是方的,玉琮的外形正是方的,因此采用琮作为礼地的器物。
但是近年来,有学者对玉琮是用来祭地的说法提出质疑:“祭天的礼器,仅用象征天圆的玉璧就够了,祭地的礼器何必既像地方、又像天圆呢?”张光直先生认为,玉琮的形状内圆像天,外方像地,就是把天和地相贯通起来,“玉琮是贯通天地的一项手段或法器”。这一观点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
二、象征皇后之权
玉琮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大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琭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皇后的大琮,相当于天子镇圭,皇帝主外,皇后主内,所以大琮又叫“内镇”。大琮是代表皇后爵位的瑞器,诸侯夫人的瑞器就是琭琮,即尺寸略(小)于皇后的琮。
三、代表女祖先
玉琮
这种说法,没有古文献相印证,仅为一些近现代学者的观点。认为玉琮之所以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见,主要是对女祖先的崇拜。而新石器时代有诸多文化遗址都是母系社会。
除此之外,人们对玉琮的寓意象征和用途还有其它很多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琮象征地母的女阴,是生殖崇拜的对象;有人认为玉琮是男根之函;
有人认为琮是织布机上的部件;有学者认为,琮是沟通天地之间的媒介,琮外方象征地,内圆象征天,中孔穿的柱子为天地柱,象征天地之间的贯穿,琮上的兽面纹就是巫师的蹻,巫师乘兽蹻以此通天人之际;
还有人认为良渚玉琮是良渚寺墩遗址的设计底本;琮是玉主,是宗庙中祭祀时所请神明祖先降临凭依之物;琮是兽面神神柱,属于图腾柱;琮是燎祭用具;琮是系于腰问的佩饰;更有人认为,琮是献给鬼神的猪、猪头、猪下颌的高贵替代物,是神的食物;琮是井乃至黄泉的象征,是神龙浮出的通道。
不得不说,玉琮确实是一种古代很神秘的一种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