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纹 拓片
青铜器上的纹饰中,凡是粗大的蜿蜒形身躯的动物,都可归为龙类,称为龙纹,龙纹也常被称为夔纹或夔龙纹。后人将青铜器上表现为一足、类龙的形象都称之为夔,引用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这种形象的纹饰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夔龙纹青铜鼎
夔纹的特征
夔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山海经》中描述:"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关于夔的形状说法不一,各版本的《山海经》中,夔均作牛形,因此又称之为夔牛。但在《山海经》体系之外,夔除了牛形还有龙形之说,青铜器及玉器中常见夔龙纹便是例证。
夔龙纹
夔纹始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因此也有印夔纹装饰的。瓷器上的夔纹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纹罐、嘉庆青花夔龙福禄万代瓜棱形龙耳瓶等。
夔纹主要形态特点为:大口、卷唇、无角、一足、卷尾,并且常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同时出现天同一器物之上。
夔龙纹
夔纹的寓意
一般说的夔龙有两种意思:
1、夔龙相传是舜时期两位大臣的名字,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后世用来比喻辅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唐代术士杨筠松所著《龙经》对夔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解答:“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水,不饮浊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作者不但直接将夔归属为龙,而且认为夔是“不游浊水”、“不饮浊泉”的群龙之主,由此我们可认为,夔纹象征王权和神权,饰有夔形纹饰的青铜礼器或兵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