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1963年出生,曾就职于上海森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迈尔福电工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收藏界号称“任性哥”。个人经历1980年刘益谦初二就开始在上海富民街帮舅舅做皮具生意,手工做一个人造革手提包可以挣1块钱。生意红火后,他还外包给别人做,每天“赚100多块不在话下”。但他并非没有忧虑,“我每天都在想,如果皮具生意不好了,我拿什么混饭啊。”1983年20岁的他在豫园商场租下了一个小铺面,经营小百货。那时常去南方进货,坐火车回上海下车后却总打不到出租车,刘益谦很快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我是上海最早自己出钱考驾驶执照的。”80年代的豫园商场1984年考一个驾照学费高达600多元,敢做出这样的决定,的确需要勇气。4个月后,他买了两辆车,和哥哥做起了出租车生意。1990年刘益谦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豫园商城”,因为当时人们对股票的认识不足,一些股票被过度炒作。1991年刘益谦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净赚了近100万元。2000年初刘益谦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资”,很快,新理益便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大名鼎鼎了。刘益谦的新理益集团2002年 12月“新理益”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北“百科药业”约20%的国有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刘益谦第一次坐到了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交椅上。2015年 6月A股坐上了过山车,如今一路下跌,大小股东史无前例达成护盘共识。2015年 7月 刘益谦两天里差不多投入十亿进入资本市场。收藏之道 刘益谦自称是艺术品“外行”,其实,这背后有他的独特之道。做收藏首先要战胜的是自我他说:“我的本领是,10个人中,我知道9个人是怎么想的。”就是凭着在拍卖现场的察言观色,在1994年嘉德成立之后的第一次拍卖上,刘益谦就狂妄地买下了他仅知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从此进出有余地走上收藏这条冒险的路。1994嘉德拍卖会现场对于收藏圈对他暴发户的议论,刘益谦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没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没有文化。做收藏首先要战胜的是自我。买艺术品,首先会碰到的问题是,书都没读几天,敢去买艺术品?你自己会很恐惧。第二个,在买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个更恐惧的东西—你不懂真伪。很多有钱人都想做收藏,但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敢进来?他还是战胜不了自己。”刘益谦一语道破收藏的命脉—收藏要的不仅仅是钱,还要有性格,有底气,如果不够自信的话想都不要想。珍贵藏品1. 玫茵堂鸡缸杯(明)
2014年4月,刘益谦在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以3630万美元(约合2.3亿人民币)买下了这件瓷器,使之成为史上价值最高的瓷器,并成为2014年最值钱的几件拍卖品之一。之后,这位收藏家使用这只杯子饮茶的自拍照再次引发了争议。2. 明朝佛经作者: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
明朝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这件佛教壁挂打破了中国艺术品的拍卖纪录。4. 苏轼《 功甫帖 》局部
刘益谦在2013年9月的苏富比纽约拍卖上买下了这件具有争议的作品。这件作品的真实性遭到了上海博物馆专家的质疑,他们称这是一件19世纪的临摹品,但是刘益谦却坚持说这是真品。
5. 清 紫檀雕花龙椅
这件11-12世纪的雕像来自于亚洲艺术收藏先驱安思远,在佳士得纽约的专场上拍得490万美元(约合3123万人民币)。刘益谦对这件作品的幕后故事很有兴趣,据说安思远喜欢将这尊佛像放在床头,也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发过自己穿着内衣与这座雕塑的合影。
8. 明代画家吴彬《 十八应真图卷 》
在收藏过程中,刘益谦逐渐有了对艺术作品的喜爱,心灵经过艺术一次次的洗礼,变得安静。
但他在每一次拍卖会上出手,都是当时拍卖界令人惊喜的新闻。
刘益谦曾说:“我现在收藏,依然是收,但是在藏的方式上改变了。那种欣赏的愉悦感常常占据心头,而不仅仅因为有钱而占有。”
也许,这就是收藏的意义所在。
心灵的改变和修养的提升,
不能为金钱所衡量。
作者:本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