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数古钱币中,什么钱最漂亮?
那么徽宗大观通宝绝对有一席之地。不仅铸造精美,钱文也是徽宗手书瘦金体,美到流口水。
大观折十总体存世量巨大,但各个版别之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北宋铜钱》中依各版存世量所评定的顺序为:大字降宝4级、大字5级、降通5级、狭俯大阔缘6级、狭通7级、俯大7级、狭俯大7级、狭宝宽字7级。
大观通宝折十
太美了,想分分钟收入囊中有木有。
大观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多种版式。
折十大观直径40mm左右,
这大观通宝虽然粗看长得差不多,但是细分之下还是有不同版别的。
今天我们就折十大观的版别做点实用性科普。
绝对的图文并茂,纯干货,收藏起来绝对实用。
1,大字版(5级币)。
“大”字一横较长,左右两端均超出内郭;撇捺舒展,撇一直延伸至“宝”字“宀”的右端位置,而捺则延伸至“通”字“甬”的左端位置。
“宝”字字体较长,“宀”一横和内郭上部边缘齐平,这是大字版最显著的特征,在7个版中绝无仅有;“贝”字左足明显大于右足。“观”字较宽,“艹”一横左端长出内郭。
注:只要同时抓住“宝”字“宀”一横齐于内郭、“观”字“艹”一横左端长出内郭这两点,就可辨认大字版。
2,大字降宝版(4级币)。
“大”字、“观”字细节特征和大字版基本相同。“宝”字下降,即“宀”一横低于内郭上部边缘。因此此版“宝”字没有大字版修长。
注:相较于大字版,大字降宝除了“宝”字下降之外,“大”字一撇也略短一点,因此“大”字有撇短捺长之感。
3,俯大版(7级币)。
“大”字俯,即一横左低右高,一横基本等长于内郭;一撇略微超过内郭,但不和“宝”字“宀”右端位置相交,一捺则延伸至“通”字“甬”的左端位置,总体显得撇短捺长。“观”字“艹”一横左端基本和内郭边缘齐平。
另注:俯大版易于和大字降宝版混淆,但两者有四点明显差异(见下图)
①俯大“大”字一横的俯意要明显强于大字降宝。
②俯大“大”字一撇要短于大字降宝。
③两版“宝”字都降,但俯大“宝”字离内郭远,而大字降宝“宝”字离内郭近。
④大字降宝“观”字“艹”一横要长于俯大,特别是横竖交叉的左侧部分。
4,降通版(5级币)。
“大”一横基本等长于内郭;一捺较短,和“通”字“甬”的左端并不构成位置上的相交。“通”字下降,即“乛”部低于内郭上部边缘。“观”字“艹”一横左端基本和内郭边缘齐平(或稍短一点点)。
注:只要同时抓住“通”字下降、“观”字“艹”一横左端基本和内郭边缘齐平这两点,就可辨认降通版。
5,狭俯大版(7级币)。
“大”字既狭且俯,即“大”字一横较短,长度明显短于内郭,同时俯意最浓。“通”字下降,即“乛”部低于内郭上部边缘。“观”字较小,“艹”一横左端明显短于内郭边缘。
注:只要同时抓住降通、“观”字“艹”一横左端明显短于内郭这两点,就可轻松认出狭俯大版。
6,狭通版(7级币)。
“大”字较正,一横基本等长于内郭;撇、捺则分别勉强到达“宝”字“宀”的右端位置和“通”字“甬”的左端位置。“观”字“艹”一横左端略短内郭边缘(几乎齐平)。“通”字狭正,即“辶”左部呈上下直势,而其他版的“辶”左部则大致呈左上右下之势,因为字体狭正,所以“辶”的左下部更靠近内郭、“辶”和“甬”之间空隙更小。
另注:只要抓住“通”字“辶”左部呈上下直势这一点,就可辨认狭通版。
7,狭俯大阔缘版(6级币)。
狭俯大阔缘版在《北宋铜钱》一书重中并未划分,这一版的字体与狭俯大一样,只是外郭明显要宽一些。狭俯大阔缘单独查看不一辨认,但若和普通狭俯大放在一起比较,则外郭的宽窄就很清楚了。
怎么样这么看着是不是比书管用多了?一目了然。讲解清晰。
什么?还不行?
那好吧,再来个全家福配说明的!!
是不是很丰富?绝对是居家收藏必备好文。
作者:本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