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老师」
「大家都在搜」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0年,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
为什么要分东西汉呢?因为在西汉末年,出了个古古怪怪的人,插进去一个古古怪怪的朝代。这个古古怪怪的人叫王莽,这个古古怪怪的朝代叫新朝,新朝就王莽这么一个皇帝,一共当了十五年。我们都知道,汉朝是一个强大帝国,有着极为辉煌的文明,与同一时代的罗马帝国、印度孔雀王朝并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三大文明。今天,中华民族中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原部族集团被统称为"汉族",其文字系统则被称为“汉字"。
那么,把大汉朝拦腰截断的这位王莽,为什么被叫作穿越者?王莽在币制上又做了哪些折腾呢?话说西汉文景之治以后,国力大增,其后的汉武大帝开疆拓土,驱逐了长期为患的北方匈奴,为西汉王朝带来了一百多年的繁荣和稳定。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到了西汉后期,外戚专权愈演愈烈,终于有一天,身为西汉排名头号的外戚老王家的子孙,身居高位的王莽,出手扶植了年仅九岁的儿皇帝汉平帝刘衎上位,自己成了实际的掌门人。接下来他做了一件让现代人备感震惊的事:汉平帝登基的第二年,王莽就张罗为他改元。
改元本不稀奇,但改元的名字很奇葩,就叫元始元年,更令人蹊跷的是,改元的这一年恰好是公元元年,竟然与西方的纪年元年完全重合!王莽是咋知道的?到了公元九年,王莽不耐烦一个一个地再立儿皇帝了,干脆自己直接登上王位。原来的王位是刘家的,天下叫汉,现如今被老王夺去了,天下就得改名。王莽改的这名也有意思,叫新朝,够新潮的吧?话说,在王莽之前之后,外戚干政屡见不鲜,夺权篡位也大有人在,但为什么独独王莽被称为“穿越者”呢?因为他当新朝皇帝后,推行的许多政策,都是现代社会的人才会想到的,与当时那个时代格格不入。
就连据说是他发明的一些工具,都是近现代才有的。说的神乎其神,具体都有哪些呢? 王莽上位前,西汉还有奴隶制,他一上来就把奴隶制给废了。他还推行土地改革,把贵族和富豪囤积的大量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民耕种。他把铁器、盐、酒等重要商品,从贵族手中收归国家经营,并对市场物价进行调控,还实行了贷款制度。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骚操作,让人无法相信,这个人不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还有让人惊叹的呢,那就是王莽时期竟然有游标卡尺,精度相当高,据说发明者就是皇帝陛下本尊。
这么多本属现代人才懂的东西,一下子都集中在王莽身上,你说人家怀疑他是穿越者,有没有点道理?在所有操作中最让人惊讶的,还是王莽的币制折腾。在他当皇上的短短十五年里,他居然把币制大改大变了四回。管它叫折腾,不冤枉吧?头一回是在居摄二年,发行了错刀、契刀、大泉五十,与当时正用的五铢钱并行;第二回是在始建国纪年,他把错刀、契刀、五铢全给废了,以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并行;第三回是在始建国二年,实行宝货制,共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名目等级特别繁杂,造成了币制混乱;第四回是在天凤元年,废了大小钱,行货布、货泉。
说王莽是穿越者,想必他在穿越之前,大概对现代社会的货币金融政策一知半解,没完全整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穿越后又想耍一把小聪明,结果弄得事与愿违,反倒把自己给坑惨了。西汉及以前的社会,货币是实打实的硬通货,官家铸钱讲究足两足钱。
王莽上任后,眼珠一转合计开了:既然铸钱我说它值多少,它就值多少,我为什么要铸那么足的分量呢?我为什么不能以一当十、当五十、当百呢?于是,从王莽开始,官家造钱就开始偷奸耍滑了。
咱们可以看一下,王莽在位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他如此猛烈地推进的一系列币制“改革”,对百姓的掠夺,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来得更狠。1999年11月2日,在西安东北郊的一个砖厂推土作业时,发现了219枚“金饼”。经过专家鉴定,这些金饼全部都是汉代的黄金币。每枚重量约为汉代一斤左右,据估算这219枚“金饼”大约折合人民币千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汉代黄金币出现在这里呢?根据对金饼的出土坑研究,这批金饼极有可能是窖穴储存,临时存放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是战争和帝国灭亡等巨大的社会动乱,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人会将一大批黄金埋藏荒野。
后经专家翻阅史书,初步确定,这些金饼都是汉代的。西汉初期,黄金的应用总数量在百万斤以上,几乎用光了当时所有的黄金开采量。而到了西汉晚期,王莽建立新朝,继承了汉武帝以后六代西汉帝国的积蓄,宫中所有的黄金全部掌握在了王莽的手中。此外,他在实行货币改革过程中,下达了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民间黄金全部上收国有的命令。于是短短几年间,王莽的朝廷黄金储备量大到惊人,光是宫内的黄金储存量就有六十匮,一匮在当时是一万斤,再加上宫外存储的黄金,大约一共70万斤,相当于今天的170吨,折合人民币136亿。
王莽推行的社会改革,伤及贵族利益,而实行一连串的币制改革,又把百姓给惹急了,于是天下大乱,最终新朝短命夭折,国祚仅有十五载。但对币圈诸友来说,王莽是不是穿越者并不重要,他在币制上的一番乱举,倒是给币圈增添了大量可供收藏和鉴赏的新朝古币。如果王莽再穿越回到今天,不知会不会随身携带一些他当时发行的货币,要知道,那里面可有不少国宝呢。
——作者:李海涛(烨赫华翰)
新文化艺术品高级鉴定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