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老师」
「大家都在搜」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作”红木雕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市级“苏作”红木雕刻技艺非物质……
陈忠林,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市级“苏作”红木雕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工作室被定为苏州市非物质遗产“苏作”雕刻项目代表性保护单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苏州市民间工艺家艺术分会副会长、苏州市吴中区民间工艺家协会副会长。
其作品古朴典雅、造型逼真,刀法娴熟简练、线条流畅、精美细腻,注重精工细作,每一件作品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艺术享受,且以人物和鱼蟹见长,构思精巧,刻意求新,取材广泛,既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又有崭新的超前意识。
作为“苏作”木雕技艺的传承人,在他三十多年的雕刻生涯里,创作了上百件优秀的作品,大到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的与实物同样尺寸的仿古木雕秦陵铜车马,小到一枚橄榄核中的无限天地,题材多样,获奖无数。
陈老师的人生就好像一件出自他自己手中的木雕作品,完美、润泽、飘逸、洒脱是拿给旁人流连、欣赏甚至崇拜用的,而在这个臻于完美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次下刀,每一次打磨,有时光的沉淀,也有汗水的挥洒,其中的艰辛恐怕连他自己也很难理得清记得住。他用手中的刻刀赋予艺术品生命,他的艺术生命也在这一雕、一刻、一琢、一磨中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他常说,雕刻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因此要吃得了苦,坐得住板凳,更要耐得住寂寞。虽然从他手中诞生过许多雕刻精品,但是他对自己的作品却不甚在意,第一件雕刻作品--木雕观音像被哪位客户请走他已经记不清了。他觉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生经历、个人感悟的加深,雕刻出来的作品也有着更深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所以,他一直向前看,顾不上回头,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下一件作品永远值得期待。
1957年生于苏州,自幼酷爱绘画、雕塑和雕刻艺术。
1980年起,师从著名高级工艺美术师陈远义先生(陈独秀侄子)学雕刻艺术,专攻仿古木雕、象牙雕刻。
1984年跟老艺人李菊泉学红木雕刻、紫檀木雕,经几十年磨练,形成了自己的雕刻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