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图是那个时期的典型器物?( ) [2分]
-
夏代的礼仪玉器中,( )玉器占了重要地位。 [2分]
-
唐玉龙是在传统各式玉龙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属于它的造型特点的是( )。 ①蛇体 ②分枝形角 ③张口 ④鳞纹 ⑤三利爪 [2分]
-
下图是元代典型玉雕( )。 [2分]
-
明代玉器的碾玉特点是( )。 [2分]
-
《周礼》中详细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其中,用( )礼天。 [2分]
-
下图为( )。 [2分]
-
明代制玉工艺超群,苏州琢玉业曾涌现了一批高手,其中( )最为著名,成为玉雕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巨匠。 [2分]
-
不带背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欣赏,玉器中的玉人物、玉动物等摆件多采用的雕刻手法是( )。 [2分]
-
下图是春秋时期的( )。 [2分]
-
( )指随身佩戴的装饰用玉器,包括玉觽、环玦、玉组佩、玉勒、玉牌、玉刚卯等。 [2分]
-
下图展示的是玉朝珠,共有( )颗圆珠。 [2分]
-
( )由玉钩首、玉钩体、玉钩纽三部分组成,形制是一端曲首,背有圆纽。 [2分]
-
明代的中晚期,玉带上的带板块数一般固定为( )块一套,各块形制及布列形式也有定制。 [2分]
-
下图展示的是明代的( )。 [2分]
-
除铊尾为长方形、一端平直,一端凸弧形外,其他均为正方形。这是( )代玉带板的造型。 [2分]
-
( )代龙带钩钩首整个头形瘦长,面额比较平整,向前平视。龙嘴多数闭口,少数微微张口。 [2分]
-
下图展示的是玉带板,该玉带板是( )代的。 [2分]
-
“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说的是( )。 [2分]
-
下图展示的是( )典型的玉器。 [2分]
-
在质料上,商代已开始使用质纯色美的玉,特别是商代后期,它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分]
-
战国玉器装饰多用阴线,线条委婉灵秀,花纹多卷曲相连,纹饰主要有龙纹、凤纹、蟠螭纹、谷纹、云纹、丝束纹、蒲纹等。 [1分]
-
时的玉器善用众多的抽象变形、肢解整体的龙纹充填器物画面,时的玉器装饰图纹较为稀疏,常见的谷纹、云纹、勾连云纹、“S”形纹、绞丝纹。 [2分]
-
君子佩玉不仅自喻清白,而且还有以玉自警的含义。从考古发现材料来看,时期玉组佩已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了。 [1分]
-
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经春秋时期的初步发展到战国趋于全盛,成为东周最具特色的玉器种类。 [1分]
-
蒲纹主要见于代,是一种琢磨极浅的六角形格子纹,颇像编织的蒲席。 [1分]
-
玉辟邪,传说是一种能驱邪辟魔带来祥瑞的怪兽,制作首次出现在代。 [1分]
-
唐代玉器主要有艺术品和装饰品两大类。比较有代表性的装饰品是作为头饰的,其它还有些小型佩饰。 [1分]
-
宋代玉器是在唐代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变化,在雕琢技艺上,工艺被应用的极为广泛,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这是宋代琢玉工艺的一个显著特点。 [1分]
-
巧色巧雕的大量运用始于。 [1分]
-
玉玩具是一种充满女真民族风情的玉具。 [1分]
-
业内选玉有句话“(和田)玉看,(翡)翠看”。 [2分]
-
代玉花觚较粗笨,兽面纹及蕉叶纹也较简单,出戟,戟较粗大。 [1分]
-
,又名“别子”,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器表多有图案与文字,均浅浮雕或镂空雕刻。 [1分]
-
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以最为有名,其造型明显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玉刀。 [1分]
-
片状玉器带有双重齿牙,这一特点为代玉器仅有。 [1分]
-
明代宫廷礼仪用玉用和,多仿造古制。前者数量较少,其纹饰多为乳钉纹和螭纹;后者是明代重要的礼器。 [2分]
-
又叫山子雕,是玉雕摆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1分]
-
下图的玉雕骆驼童子是朝的玉作精品。 [1分]
-
,又称“镂空雕",玉行叫“锼活”、“锼花”。 [1分]
-
“”一般是指用玉石中带皮的料制作出来的玉器。 [1分]
-
又叫“玉插牌”,多用大块薄片方形、长方形、圆形玉板为屏心,雕刻纹样之后,插于硬木屏座上。 [1分]
-
玉座屏始见于汉代,明清时期盛行。选料以白玉、、碧玉、居多。 [2分]
-
是指玉肌中出现的细如牛毛状的沁色。 [1分]
-
在传世古玉中,有一类玉器是后人用前代古玉改制而成的,这种方式叫“”。 [1分]
-
世界上95%以上的翡翠产于北部密支那勐拱地区乌龙江流域。 [1分]